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来文博会砚山展馆,弦子、彝绣、土陶、玛瑙大饱眼福!

    信息发布者:侬进松
    2018-04-05 11:17:37   转载

    一说起砚山县

    脑海里立马就浮现出

    载歌载舞时的弦子

    穿在身上的彝绣

    活在生活中的土陶

    埋在土里的玛瑙

    你想看、想穿、想用、想戴的……

    2017文博会砚山展馆通通满足你!

    2016年初,《云南省“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提出要打造新闻传媒业、“金木土石布”民族民间工艺品业、珠宝玉石业等10大主导产业,积极发展“金木土石布”五个民族民间工艺品门类……,而砚山县五有其四,奠定了砚山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石。

    砚山玛瑙 渐成玉石界新宠


    位于砚山县江那镇的芦柴冲,因出产膨润土而闻名,而玛瑙石作为伴生矿深藏其中。如今,在芦柴村周边的村民家,几乎每家都有玛瑙原石出售,这也成为当地村民增收的一项重要来源。

    mmexport1500112720463.jpg

    砚山玛瑙颜色白中微红,色彩丰富,具有艳丽的层纹构造,裂纹少,透明度高,可加工成中低档首饰,块度大的可制作成玛瑙工艺品。经专家鉴定,砚山玛瑙具备了储量巨大、色彩独特、造型丰富、温润爽滑的特点,在珠宝首饰界独树一帜。据了解,2017年砚山县政府拨付专项经费对储量、品质鉴定和产业规划进行评估,让其成为砚山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名片之一,并重点鼓励开发、生产有特色的旅游商品、纪念品,坚持“政府引导、企业经营、争创品牌、提升效益”的原则,加快旅游纪念品、工艺品、风味饰品的开发设计与生产,目前,通过招商引资,更为砚山玛瑙产业的开发带来了机遇。

    mmexport1500112717093.jpg

    “目前我们主要是做一些产品来奠定这一产业发展的基础,扩大砚山玛瑙产业知名度和美誉度。下一步我们打算通过建立协会、建设电商平台、加快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扩大招商引资规模等措施,让玛瑙产业真正扛起砚山文化产业发展的大旗”,中共砚山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文产办主任王钦介绍说。


    白沙坡民族刺绣 活在指尖的艺术


    砚山县维摩彝族乡长岭街村民委白沙坡村是砚山民族刺绣的代表村寨。自古以来,该村的少数民族妇女就以人美手巧而闻名,手工刺绣做工考究,图案精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mmexport1500112713929.jpg

    在白沙坡村非遗传承人王陆芬的刺绣工坊,眼前的景象让人瞬间折服:艳丽的颜色让人眼花缭乱,活在艺人手中的针线让人顿觉时空的错位,随着针线在指尖的跳动,一幅幅精美的图案跃然布上。

    mmexport1500112710533.jpg

    2014年,白沙坡村获评“云南省十大刺绣名村”称号。在2016云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县(市 、区)、示范村、示范街区(市场)及示范企业评选活动活动中,砚山县维摩乡白沙坡村被评为2016年云南省特色文化产业示范村。为规范刺绣技艺,提升产品价值,扩大生产规模,白沙坡刺绣协会相继成立了“砚山县白沙坡纸艺刺绣农民专业合作社”“砚山县华韵手工刺绣有限公司”,积极与省内实力雄厚的民族刺绣企业合作,通过“学校培训+公司订单+合作社组织+会员生产”的发展模式,以白沙坡村为中心,带动江那、干河、盘龙、平远、稼依等乡镇的妇女1000余人发展刺绣产业,年均地方产值达千余万元。


    斗南弦子  奏响幸福生活新声


    “小小弦子一块柴,爱在心中抱在怀;衣裳磨烂好几件,生死不离这块柴……”,一曲《弦子舞》,见证了几百年历史中的每个重要节点。斗南弦子作为弹奏乐器,其制作技艺却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密码。

    mmexport1500112707278.jpg

    斗南弦子制作的工艺流程有13道工序,要经过选料伐木、晒干解木、解板、推平、压板、合拼材料等过程,一把弦子才算完成。斗南弦子有龙头弦、马头弦、蚂螂头弦、平头弦四种。砚山县阿舍彝族乡巨美村民委斗南村是文山州内唯一一个生产、制作、销售弦子的村子。全村现有168户775人,是壮族集居的村寨。斗南村民风纯朴,大山里的一草一木蕴育了一批心灵手巧的手工艺人,世代传承着弦子制作这门传统技艺。

    mmexport1500112704248.jpg

    2013年10月,“月琴(弦子)制作技艺”被纳入省级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斗南村全手工制作弦子的有10多户人家,大都以小作坊的方式在农闲时制作弦子。斗南弦子主要销往砚山县境内的各个乡镇和文山、马关、西畴、麻栗坡等八县(市)彝族较多村寨,此外还远销省内的红河州以及相邻贵州省的部分村寨,年均产值可达300余万元。

    据2014年统计,在砚山喜欢跳弦子的彝族同胞达6万多人,其他民族达4万多人,弹弦子的艺人有300多人。无论你走到那里到处都能听到弦子的响声和弦子舞的脚步声。


    窑上土陶  从生活用品蜕变为工艺品


    在砚山县江那镇“窑上江家陶器博物馆”内,当一块泥巴经过艺人手指变成生活用品这本身就是一个传奇,当窑上土陶从生活用品变成工艺制品,无疑是一次华丽的转身。

    mmexport1500112701213.jpg

    相传200多年前,临安府(今建水)人来到这里开始筑窑烧陶,窑上村的土陶制品受到人们喜爱,名声逐渐传开。窑上村有原生态的土陶矿泥和纯净水源,这也是土陶技艺在这里盛行的先决条件,也正因如此,窑上村成为我州制作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土陶生产基地,产品销往全州8县市,出口越南。

    mmexport1500112698051.jpg

    作为窑上土陶重要制作人和技艺传承人的江正奇,从16岁就开始学习土陶制作手艺,从事土陶加工行业近50年,对土陶生产加工销售具有丰富的阅历和经验。为了进一步发扬光大窑上村的土陶文化,根据“特色村”建设的要求,江正奇在反复考察的基础上,提出“在保留传统土陶文化的同时,引进新的设备和现代生产工艺,采取公司+传统艺人的方式,整合全村土陶制作各种资源优势,打造窑上土陶文化村”。

    mmexport1500112694153.jpg

    近年来,砚山县为保护和传承传统的陶器制作工艺,不断扶持和帮助窑上打造“窑上土陶文化传承村”。目前,窑上村已建成土陶博物馆和土陶体验馆。通过窑上土陶文化传承村建设,有效提高土陶产品的知名度,提高土陶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土陶文化更好的传承发展,带动窑上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全村脱贫致富步伐;为广大土陶爱好者和游客提供一个环境良好、功能齐全、服务优良的休闲观光场所,让广大游客增强对传统土陶文化的了解,促进砚山县民族传承文化更好更快发展。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